“买瓶酒放着等……的时候拿出来庆祝”,这种类似的话我经常听到。原因嘛,我想,红酒在很多人眼里就是“仪式感”的一部分,酒好不好喝并不太懂,喝的就是那个氛围。更重要的是,“酒是陈的香”这个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所以大家理所当然觉得酒必然会随着储存时长增值,味道也会更香。
但是,是时候打破这个荒诞美好的幻想了,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葡萄酒陈年的问题。
先看一张图:
一条熟悉的抛物线,横轴代表陈年时间,纵轴代表口感,或说品质。
不管是葡萄酒、黄酒(花雕、女儿红等等)、威士忌、干邑等等,它的口感都会随着时间陈年发生类似抛物线的变化:一定时间的陈年使得它口感更佳,巅峰期一过,酒越陈品质越低、口感越差。
那么具体是怎样的变化呢?
红葡萄酒
我们知道葡萄酒分 3 类香气与风味:一类是葡萄本身所带的;二类是酿造赋予的;三类则是陈年带来的。
对红葡萄酒来说,一类主要有红色、黑色水果(樱桃、李子、草莓、蓝莓等)与红色、紫色花香(玫瑰、紫罗兰等);二类主要有苹果酸-乳酸发酵(奶油、黄油等)和橡木桶陈酿(烟熏、烘烤、香料等)带来的香味;三类则有果干、果酱、泥土、菌类、皮革、肉类等香味。
01
P 点以前
香气与风味:先以一、二级为主,后一、二、三级全面发展,由简单变得复杂;
口感:由酸度、单宁、酒精等要素各自强劲突兀,到全部融合在一起,风味也变得难分彼此,平衡圆融。
02
P 点以后
香气与风味:转向以二、三级为主,清新新鲜的花果香逐渐消失;
口感:单宁、酒精、酒体等要素存在感越来越弱,酸度却越来越突兀,丧失结构和骨架。
白葡萄酒
葡萄酒的三类香气与风味,对白葡萄酒来说,一类主要有各种瓜果(柑橘、桃、香瓜等)与白色、黄色花香(栀子花、金银花);二类主要有苹果酸-乳酸发酵(奶油、黄油等)、酒泥陈酿(面包、饼干、面团等)和橡木桶陈酿(丁香、香草等)带来的香味;三类则主要有果干、蜜饯、坚果、蜂蜜等香味。
01
P 点以前
香气与风味:先以一、二级为主,后一、二、三级全面发展,由简单变得复杂;
口感:酸度由尖锐变得圆润,整体向平衡圆融转变。
02
P 点以后
香气与风味:转向以二、三级为主,清新新鲜的花果香逐渐消失;
口感:酸度逐渐变得颓弱,没有了骨架支撑,口感不再活泼立体。
如此看来,这个 P 点就至关重要了,那么问题来了:
怎么知道什么时候到达 P 点?
这时候又要搬出那句老生常谈的话了——“一般市面上绝大多数的酒,你买来 1-3 年内就得喝掉”,要我说,可以改成——市面上绝大多数的酒,你买来越早喝越好。
为什么?
能够随着陈年发展得更好,这是需要条件的。
你得结构完整且紧实,风味有一定复杂度,之后才能慢慢演变的更为顺滑、平衡、复杂。而市面上绝大多数酒都在 200 元以下,这个区间的酒基本都是简单易饮型,它们酿造出来就是为了马上就能享用,不需花费更多人力物力去陈年。
在此之上,不同葡萄品种陈年潜力有差异。专业葡萄酒网站 Winefolly 为我们统计了一些主要的葡萄品种,最好在它们的陈酿时间范围内喝:
所以,遵循以上 2 条就万事大吉?
比这些东西更重要的是,别忘了储存条件呀喂!存放在专业的酒窖、酒柜等(比如夏桑园的酒都放在专业的恒温仓里),可以很大程度延长葡萄酒的生命周期,让葡萄酒缓慢熟成,发展出更多香气与风味,走下坡路的周期也被拉得很长。反之则会让酒挂得更快。
但是屏幕前的你,问问自己,你有吗?你是不是酒买来了就往桌子、酒架、沙发底下、冰箱里随手一放?这些地方离葡萄酒最佳储存环境都差太远啦!
葡萄酒最佳储存环境
恒温 12.8℃ 左右。最好上下不要超过 5 度。且,尽可能保持温度恒定,不要忽高忽低。
恒湿 70% 左右,范围不要超过 50%-80% 之间。
避光。不管是太阳日光还是灯光等,都不行,越暗越好。
避免震荡。尽量让葡萄酒稳稳地待着,不要动来动去。
软木塞的酒要水平放置,保持软木塞湿润膨胀。螺旋盖的可以不用。
以上任何一条没做到,都可能导致葡萄酒果味丢失、出现异味、过度氧化等。
所以说,如果你所拥有最好的储存环境只是沙发底和冰箱,那我建议你别买酒自己存着喝。如果你是资深爱好者,常买常喝,那就别省专业酒柜的钱啦,不然多花了钱也还是喝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