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新世界”葡萄酒,回国以后国内主要的市场都是在推法国的葡萄酒所谓的“旧世界”,大家还在一边打仗。就好像90年代美国hip hop的东西部大战,哈哈怀恋当年沉浸在底特律街头hip hop的我。近年新世界的葡萄酒对世界范围内的影响是越来越重要,欧洲的旧世界面临了很大的挑战。谁是谁非,其实很简单嘛,这个世界都是卖方市场,消费者口味说了算。以前都喝过一些的法国葡萄酒,以南部的Rhone河谷和Alsace为主。但因为不是很全面,而且跟顶级佳酿没缘分,所以不能有什么自己的见解吧
回国以后可能是国内的市场比较包容吧,所以很有幸不少的产酒国酒都有幸喝过,最多还是澳洲和法国了,所以特意谢谢自己的感觉。不过另外提一提就是,国内的市场还是好货不多,次货冲积市场。很诚实的,自己觉得不错的葡萄酒无论澳洲、法国通常零售价要超过¥380,便宜的酒试过不少真正感觉好的少之又少。当然据我半年来的观察这里有深层的原因但不细述了。
其实直到我的一个法国培训师朋友回国跟我做了一个小型的酒会,然后喝过她带来的法国葡萄酒和送我的葡萄酒,我才真正喝到了属于法国葡萄酒应有的水平,让我对法国葡萄酒的一些偏见一扫而空。当然,一分钱一分货好东西就那么一点,法国很注重terrior这个上天给予它的财富。可以产好酒的地就那么一丁点,所以贵是有它的道理。只是国人很多时候都给国内的商家忽悠了,因为商家从来只考虑利润,就算买了贵价的法国酒最终却还是失望连连。所以一些爱酒人士后来就会转战到其他国家的葡萄酒上,澳洲算上一个吧。不过据我感觉,澳洲的好东西也还是没有什么落在国内。不过澳洲的平价酒里面以澳洲特有的香气奔放,果味浓郁也赢得了不是消费者的掌声;而且不少平价澳洲酒针对国内市场偏甜的喜好做得跟糖水一样。新世界酒很多时候会以消费者的喜好作为其酿酒的主导,作为一种产业去经营。而法国却不为所动,以文化作为主导固守在AOC这个体制下面。这样的结果是新世界在抢占中低端的葡萄酒市场更有竞争力,而以法国为首的旧世界继续领跑超高端市场。
我在澳洲住了几年的感觉里面觉得,其实澳洲的葡萄酒一点也不比法国的便宜,特别是在维多利亚州产地出产的葡萄酒。以我觉得,澳洲一方面是葡萄酒出口大国,但在本国消费葡萄酒方面也都是非常的多,所以形成了两个不同的市场。以南澳北部,新南威尔士中部和维多利亚州北部这一大块的内陆产地主要生产以出口为主的平价葡萄酒。以南澳南部,和维多利亚州中南部为核心的精品酒产区以内销为主。以我住的维多利亚为例,它拥有全澳洲最多的葡萄酒庄,最多元变化的葡萄产区,有着一大批以实现欧洲酿酒理念的小酒庄,出产着一批产量低精致、优雅、细腻的中高价葡萄酒。南澳一些精英产地早已名声在外,但维州的风格跟它很不一样。这些精品葡萄酒因为价格不低,所以国外进口商不会太青睐,而因为产量低内销也就足够了,所以也没有什么外销的动力。
其实在法国比较好的酒其实也是跟澳洲一样不受出口商的青睐。在我12月做的那次酒会就可以看出,我朋友在法国拿了几瓶很不错的葡萄酒回来,然后有一款的AOC,只是最初级的Bordeaux AOC。这款酒是我喝过所有在国内法国同一个AOC级别里面最好、最平衡、复杂、香气最好的一款酒甚至比不少高过它等级的酒要好。但这款酒在国内是找不到的,为什么?当我问价钱的时候就完全明白其原因。这款酒的酒庄出口离岸价是5点几欧元,这在同一级别里的葡萄酒里面绝对是高价酒。如果加上运费、关税、仓储,到批发商里的成本已经是差不多¥100元,那它要卖多少钱?这样的酒要比一些村级酒还要贵,从商家的角度就是这种酒赚不了钱。后来我也跟一些商家谈过,他们的反应不出我所料。
在国内很多消费者都对葡萄酒很好奇,但对于他们来说葡萄酒好像也是蛮有距离的,因为就算你消费的起,也不能说你就会欣赏,里面还是有不少的学问。这样就导致很多消费者只能看重品牌,所以国内现在法国酒凡事跟“拉菲”扯上关系的就都非常火爆,价钱一升再升,不论它是不是垃圾,总之鸡犬升天。澳洲的“奔富”品牌也一样。而葡萄酒更多的精品却是埋在地下需要大家去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