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在进步,作为舶来品的葡萄酒入华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了,随着酿酒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市场涌现出的葡萄酒也越来越多,质量也不断上升,但和外国进口红酒始终存在质量上的差距,那么国产酒与法国进口酒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呢?
1. 酿造的原材料
对比法国,意大利等名产区动辄超过30年以上的葡萄老藤,中国使用的葡萄树种植年份相对较短,出产的葡萄也没有外国那般厚重,折让酿出的酒体较为单薄,只能用于VDT、VDP低档次的级别,而国外葡萄酒因受地中海气候影响,常常能在酒体中尝到淡咸味。
此外,国外葡萄园多建立在砂砾石、黏土等贫瘠的土壤之上,地质环境看似恶劣,其实地下蕴含着丰富的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在此类土质种植的葡萄,产出的葡萄养分充足,酿造的葡萄酒品质很高。但我国对土质的管理和检查基本空白,在葡萄种植地区的选择上没有标准。即使国内葡萄树的年龄逐渐起来了,品质还是难以提高。
2. 文化底蕴的不同
比较知名的生产葡萄酒的国家,都有悠久的酿酒历史可以记载史册,特别是旧世界国家。例如法国有连续一千多年的酿酒历史,意大利则更长一些。
很多酿酒者把酿出的美酒得到人们的肯定作为他最大的荣耀,赚钱是其次。国产葡萄酒差距的根源就在于此,酿酒的态度和敬业精神。
我国在历史上虽然也有葡萄酒的记载,且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但是没有能够传承至今,更没有形成自己的葡萄酒文化。
我国近代的葡萄酒生产起于1892年张裕的创立,但普通人民大众开始对葡萄酒有所了解是改革开放以后的近20多年。到现在,虽然葡萄酒的身影到处可见,但绝大多数的人们对葡萄酒的认识还很肤浅。
3. 酿酒理念、技术的差异
国产葡萄酒的酿造技术虽说已经着手从先进葡萄酒生产国引进,但近十年尚且停留在硬件设备引进,而尤为关键的像酿酒师、酿造理念等软实力却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够提高的。
尤其在旧世界的庄园,或是在新世界中比较尊重传统的酒庄,受所处的葡萄酒文化环境的影响,在酿酒师及酿造理念的实力方面要比国产葡萄酒生产者先进许多。国产葡萄酒酿造技术还停留在工业化方式生产阶段,很少的一部分高端酒会模仿旧世界国家的较传统的酿造方式,但99%的酒不经橡木桶陈酿,装瓶后立即上市售卖。
当然技术问题以及人才问题,随着时间的增长,国内会慢慢的跟上世界的步伐。
4. 葡萄酒价格的不同
国产葡萄酒的低端价位是50元或60元以下,低端葡萄酒市场一直是国产葡萄酒赖以生存的根基。
200元到500元是国产葡萄酒和进口葡萄酒产品都密集的价区,进口葡萄酒的价位从几十元到几千甚至几万元,跨度非常大。
进口葡萄酒的中档产品,大抵相当国产葡萄酒的高端产品。因为关税、长途运费以及保存等费用,进口葡萄酒价格普遍偏高是不可避免的。
5. 葡萄酒多样性的选择
世界上有6000多种酿酒葡萄,进口葡萄酒的酿制多采用其中50种,每一款进口葡萄酒在产区风格、区域化酿造品种、品种配比比例等各具特色,无论哪个葡萄酒生产国,都是充分探究的基础上完成本国品种区域化和酒种区域化,从而酿制形成一系列有地域特色的知名葡萄酒。
而国产葡萄酒在品种和区域化问题上仍存在着相当的盲目性,比如从上个世纪80年代全国的干白热、90年代的赤霞珠干红热,到今天的“中国波尔多”、“中国酒庄酒”铺天盖地,甚至西部低温地区种植高温环境生长的赤霞珠,东部温暖地区和南方地区却生产“冰酒”。但不管叫什么,很多国产葡萄酒的口感都相差不大。
当前中国已超越法国,成为了世界首屈一指的红葡萄酒消费国。感慨中国葡萄酒发展迅猛之余,我们更多的是深切感受到目前国产葡萄酒行业急需调整才能跟上时代步伐。
6. 葡萄酒法律不同
世界上各知名葡萄酒生产国早已有严格而详尽的有关葡萄酒的法律条文,从葡萄品种的选择、种植的方式、采摘到酿造方式以及陈酿方式等过程中都有严格法律约束。
只有在严格合理且完善行业法律的监管之下,一个国家的一个行业才能够健康发展。法国拥有最严格的关于葡萄酒制作和生产的法律。
我们国家现在在葡萄酒管理机制上还十分的不足。2004年中国出台了《中国葡萄酒技术规范》,规定本身就与国外有很大差距,我国葡萄酒行业的国际化之路依然漫长。
总结:本文针对的并不是所有国产酒, 国产酒中会有很高品质,只是所占的比例少了点。作为葡萄酒的消费大国,我们当然希望国产葡萄酒的品质能继续提升,只不过这个需要时间去证明中国葡萄酒不会比传统国家的葡萄酒差。总之国产红酒也好,进口红酒也罢,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往期精彩:
原瓶、原桶、原装、原酒,买酒路上的坑你入过几个?
过期的红酒不要扔!10个小方法,教你变废为宝~
100元与5000元的葡萄酒,究竟是差在了哪里?
法国葡萄酒分级制度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