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网友已经根据《知否》里对于老皇帝以及官员职位的描述,推测出该剧的历史背景为北宋宋仁宗时期。那么,在这个文人骚客备受推崇的时代,宋人又将喝酒这件事玩出了什么花样呢?
在《清明上河图》中,诸如“孙羊正店”、“十千脚店”等酒楼、酒肆比比皆是。
咱老祖宗的物质条件或许匮乏了点,但精神世界丰富哇,说到喝酒的文化,每个朝代都有各自的玩法。
曲水流觞图
从春秋的投壶,魏晋的“曲水流觞”,到唐朝的射覆、行酒令等,看起来都还是挺文(正)雅(常)的。而到了宋朝,国家经济达到了巅峰,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酒桌上的花样更是层出不穷,不少文化人便开始在神经病的路上一去不复返......
北宋神宗年间,宰相司马光就对投壶的规则进行了修改,增加了数十种新玩法。
史载,宋仁宗时期,有位叫石延年的“酒疯子”,饮酒时最能别出花样。时常披头散发,敞胸赤脚,拷戴着刑具饮酒,自称为“囚饮”。有时又用草绳和席子把自己捆起来,只在喝酒时探出脖子,取名“鳖饮”。宋仁宗爱惜此人的才华,不忍过于苛责,只命其戒酒。不成想,他酒倒是戒掉了,但没过多久就被酒瘾活活憋死了。
石延年曾赠友人对联“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
诸如此类的奇葩喝酒方式数不胜数,什么露饮、鹤饮、鬼饮、昼夜酣饮,数不胜数。就连大才子欧阳修也时常脑洞大开。据说,欧阳修曾定过这样一个行酒令规则,要求每人所作的两句诗,内容必须触犯刑律,且罪在徒刑以上......
宋代刘松年《十八学士图卷》中描绘的文人宴乐图景
宋人喝酒时还有一大特点,会邀请歌舞乐伎担任“录事”(这在文人士大夫的酒局上尤为常见),也就是监督酒桌上的耍赖行为,同时,她们还能通过各式表演活跃场中气氛。据说当时这样才貌双绝的艺伎们身价颇高,收入不菲。
其实你要说宋朝人酒量到底有多好,只怕也未必。毕竟宋代还是盛行度数较低的酒。不然,只怕武松喝了十八碗酒之后站都站不起来,更别说上山打虎了。更多的词人怕是在微醺的状态下才能创作出流世之作,正如李清照的《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END-
RVF新媒体编辑
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转载,请联系“葡萄酒评论”微信后台。
部分图片来自公用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