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尔多一级庄里有一个异类——侯伯王。
它的瓶子造型跟另外四家都不一样,瓶颈长、瓶肩宽。
其他家的老板要么是搞金融的,要么是做奢侈品的、搞房地产的……
只有它的老板是政界人物。
它自己的风格也非常低调,产量小,不怎么搞宣传,名气比拉菲小多了。价格也没有拉菲贵,国内国外差价也不大。
整个气质看起来不像是做生意的,倒像是政坛大佬给自己平凡的生活来点锦上添花的调剂。
实际上,侯伯王酒庄的历史跟很多人的政治生涯紧紧联系在一起。
一任又一任的主人们把它往顶级名庄打造,靠它升官立业,或陶冶身心,或者完成家族的期望,在历史的长河里互相成就。
侯伯王在葡萄酒的成就方面比别的一级庄都早,这块土地栽培葡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一世纪。
而且它声称自己是世界上第一个奢侈品牌。
吉伦特省档案馆里保存有两份1521年和1526年的手稿,手稿上用了“cru”这个词来形容侯伯王,这比1855年获得的一级庄称号“Premier Cru Classé”早了三个世纪。
1533年,波尔多的庞塔克家族成为侯伯王的主人。
庞塔克家族的成员在波尔多议会和位于波尔多的各个司法管辖区担任职位。在他们手上,侯伯王酒庄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
尤其是阿诺德三世·庞塔克接手后,他扩大葡萄园面积,在爷爷建的城堡基础上进行扩建。
阿诺德三世还是波尔多吉耶那议会的第一任主席,在波尔多政坛非常有影响力,做起生意来自然也有很多便利。
他积极开拓英国市场,还让儿子带了个法国大厨,在伦敦开了间高档餐厅卖自家的酒,价格是其他餐厅葡萄酒的三倍多。
这种高级宰客行为让餐厅一度成为各界名流汇集之地。
所以即使17世纪时,波尔多已经不在英国统治下了,但侯伯王酒依然源源不断地出口到英国。英国国王查理二世继位后,侯伯王酒还成了他餐桌上的固定搭配。
侯伯王一直顺风顺水地发展,于是在18世纪末,美国国父杰斐逊来探访波尔多时,深深地被侯伯王酒的风采折服。
尤其在杰斐逊当选美国总统后,侯伯王成为白宫宴请宾客的常用酒。
不过讽刺的是,杰斐逊当选那年,当时在酒庄接待他的庄主,曾任波尔多市长的约瑟夫·德·福梅尔在法国大革命中被送上了断头台。
接下来的100多年里,因为政局动荡,整个波尔多遭遇病虫灾害,侯伯王被换手好几次。其中有拿破仑一世的对外关系部长,曾经的吉伦特省长等人。
其中曾任对外关系部长的查尔斯-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自己是个美食家,自称“我的外交是通过平底锅和厨房完成的”。
他找了位名厨,搭配侯伯王的酒,用征服盟友的胃的方式,给自己的政治前途铺路。
虽然他拥有侯伯王酒庄的时间不长,政治活动太繁忙也没空打理酒庄,但他在各个饭局上把侯伯王推广给了当时政界的高管们。
1935年,纽约银行家克拉伦斯·狄龙买下了侯伯王,从此侯伯王开启了现代化历程。他的孙女琼安·狄龙成为卢森堡王妃后,家族完成了从商界到政界的跨越。
现在侯伯王的主人是克拉伦斯的曾外孙,卢森堡的罗伯特王子。
他曾经就读哲学专业,后来成为一名编剧,放下了艺术梦想后接管了家族事业,担任了克兰斯·帝龙酒业集团的董事长,还给酒庄设计了图书馆。
他比喻侯伯王的酒是内敛、优雅、复杂的。如果同侯伯王葡萄酒慢慢成长的话,会对这些葡萄酒会有新的发现,发现它们变得更加复杂,而且层次越发深厚。
可能他也是这样的人吧。
完结撒花。
感谢您阅读今天的文章,
如有不当或错误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要是觉得还不错,点下喜欢和分享鼓励一下吧。
关于作者:
棉棉的葡萄酒笔记:葡萄酒博主,各平台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