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与葡萄酒的历史渊源(中国古代有没有葡萄酒)

作者:法国百特葡萄酒 更新时间:2022-08-29 11:32 阅读:309

中国古代与葡萄酒的历史渊源


有人说葡萄酒是外来文化,因而它长期被列入“洋酒”之列。但实际上,早在古代葡萄酒文化在中国就已经很辉煌了。特别是唐代,这期间,由于疆土扩大,国力强盛,文化繁荣,喝酒已不再是王公贵族、文人名士的特权,老百姓也普遍饮酒。盛唐时期,社会风气开放,不仅男人喝酒,女人也普遍饮酒。女人丰满是当时公认的美,女人醉酒更是一种美。唐明皇李隆基特别欣赏杨玉环醉韵残妆之美,常常戏称贵妃醉态为“岂妃子醉,是海棠睡未足耳”。


当时,女性化妆时,还喜欢在脸上涂上两块红红的胭脂,是那时非常流行的化妆法,叫做“酒晕妆”。近年港台和沿海城市流行的“晒伤妆”,即一千多年前唐朝妇女的“酒晕妆”。


中国古代与葡萄酒的历史渊源


大热剧《长安十二时辰》中的酒晕妆


因为到唐朝为止,人们主要是喝低度的米酒,但当时普遍饮用的低度粮食酒,无论从色、香、味的任何方面,都无法与葡萄酒媲美,这就给葡萄酒的发展提供了市场空间。当时,国力强盛,国家也不设酒禁令。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都十分钟爱葡萄酒,唐太宗还喜欢自己动手酿制葡萄酒。


中国古代与葡萄酒的历史渊源


在当时有名的诗人李白,又称“诗仙”、“酒仙”,素有“斗酒诗百篇”的名声,更是钟爱葡萄酒,甚至在酒醉奉诏作诗时,还忘不了心爱的葡萄酒。他在《对酒》中写道:" 蒲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青黛画眉红锦靴,道字不正娇唱歌。 玳瑁筵中怀里醉,芙蓉帐底奈君何。" 实际上,李白不仅是喜欢葡萄酒,更是迷恋葡萄酒,恨不得人生百年,天天都沉醉在葡萄酒里。《襄阳歌》就是他的葡萄酒醉歌。他在《襄阳歌》中写道:“……,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遥看汉江鸭头绿,恰以蒲萄初酦醅。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糟丘台。……”诗人李白幻想着将一江汉水都化为葡萄美酒,每天都喝它三百杯,一连喝它一百年,也确实要喝掉一江的葡萄酒。


从诗中也可看出,当时葡萄酒的酿造已相当普遍。这样看来,李白的确很贪,既然想把江水都变成葡萄酒。不过,想来也定是情理当中的事。爱酒如命,爱得如痴如醉。这样看来,谁还会认为葡萄酒是西方文化呢?只不过,国人没有把这一文化发扬光大,没有继续它在中国的辉煌而已。和他那个时代的所有人一样,李白是爱酒的,他爱酒,喝酒,写酒,歌酒,颂酒。幸好有象他这样文人们孜孜以求的赏酒情怀,才让我们在“葡萄酒只是西方文化”漫天覆盖的错误论调中,找到往昔中国葡萄酒文化灿烂辉煌的一页。


微信扫一扫加我

加微信送福利,酱香白酒低价买。茅台镇老牌酒厂直接供货,品质保障,物美价廉,专注高性价比酱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