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记事起,父亲在我记忆里就是一个酒君子。
晚饭时,父亲总喜欢来一些酒,没有惊天动地的酒量,也不注重排场和派头,每次喝酒的菜肴都是母亲拿手的几个,要么就一碟花生米,一个人也能喝得尽兴。伴随着酒下肚,平时不怎么爱说话的父亲,总会打开话匣子,嘟嘟囔囔跟我说个不停,小时候觉着他是喝醉了吧。有时候,父亲也会带上几个朋友来喝上几杯,高谈阔论、酒杯交错之间,又是一番热闹。
童年胜在无忌,越是好奇的事情便越想要尝试。有一次偷喝了父亲的酒,便遭了殃,舌头仿佛被火烧了一样,脸憋的通红,闹腾了一晚上,母亲边照顾我边责怪父亲没把酒藏好。那是我人生的第一口酒,自从那起,便再也不敢沾酒,大概是被那股酒精味与酸涩感恶心到了。
小时候我不懂,觉着这么难喝的东西,为什么这么多人却喝得那么开心,于是便询问父亲。
“因为小孩子吃糖就能很满足,而成年人经历多了,追求的东西便多了,比如喝酒,你长大便懂了”当年父亲是这样为我解惑。
后来觉得好像是这么一个理,孩童时期的味蕾更喜欢香甜的味道,喜欢简单,五毛一根的冰棒都足以令他们开心许久。但人在长大之后,会追求味觉层次的丰富。
每个人在成长之初,都如同一杯杯淡淡的白开水,纯净;也如牛奶,柔和 、甜 、软,单纯美好而又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一杯饮料就可满足。直到长大,才知道如果把人生里的风雨融成酒精,可能又是另一种味道、另一种境界。人们对酒的迷恋是物竞天择的结果。在自然环境中,酒精往往与糖分丰富的果实联系在一起,如葡萄,越是成熟,越容易被酵母菌感染发酵形成酒精,而对于成年人来说,酒精越敏感则越偏爱,酒至微醺带来的飘然则会更加迷恋。
其实人生是一个变化多端的历程,小时候喜欢吃糖,长大后喜欢喝酒,长大了吃糖,就感觉没那么有吸引力了,感觉还是喝酒来得痛快,滋味与追求都是随着时间慢慢变化的。
小时候,父亲总是告诫道“小孩子不应该喝酒”,现在回想起来,总觉得潜台词便是“长大了就应该喝酒”,我是这么理解的,也这么做了。
长大后的第一次真正的学会饮酒,那会刚满18岁,全家人一起吃年夜饭,父亲习惯性的把酒端出来,与以往不同的是,往我杯子里也倒了满满的一杯。看着偌大的高脚杯里红色的液体,轻抿一口,便觉得让我小时候厌恶到极致的“酸涩感”有了不一样的感觉。是酒不同了吗?不是的。只是喝酒时心境的不同,对酒的感知亦不同罢了。
年少不懂酒中滋味,大概是小时候的我们都被饮料“宠坏”了,连一丁点的苦涩都咽不下去。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阅历的增加,才能渐渐感受到那苦涩背后的厚重悠长。那会也意识到了,其实长大可能就是一瞬间的事,比如你真正的学会喝酒的那一刻。
长大的缘由
可以是一件事、一个人、或者一杯酒
把稚气洗干净,把担子扛起来
说到长大这个话题
酒友们肯定都有一些难忘的经历
不如与我分享一下?
互动话题:
“哪一瞬间意识到自己真的长大了”
各位朋友可在留言区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