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酒是色媒人”多少男士三杯黄汤下肚,便是满嘴的荤段子。
也有人说:“酒壮怂人胆”,做大事前先浮三大白让自己勇气倍增。
众人对酒的评价五花八门,关于酒的争论在千年之前便有,而在千年之后也许还会继续下去。
不过以上对酒的评价
相信朋友都早有所闻
毕竟都是陈词滥调了
所以!
今天来给大家补充个新姿势
酒量竟然还和智商有关!!
据俄罗斯知名《共青团真理报》报道,俄罗斯科学家研究发现:越是聪明的人,越容易有酒瘾且酒量也越好。目前该调查结果已经发表在重量级科学杂志《New Science》上。
研究人员将志愿者依照酒量水平分成五组并通过测试估量他们的智力水平,同时采访这些志愿者的家人朋友。经调查他们发现了一个趋势:越是智商程度高的人,更经常、更想去喝酒。相反,中等智商的人没有那么强烈的想喝酒的愿望,这些人中会有更多滴酒不沾的人。
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呢?不过话说回来,论起天才怪杰最扎堆的文艺领域,我们会发现,酒还是和文艺创作有莫大关系的。
艺术家因酒催生创作灵感,
诞生大作的传说比比皆是!
杜甫
《饮中八仙歌》是“诗圣”杜甫早期作品。此诗用浪漫的笔法记录了号称“长安酒八仙”(长安是唐朝的首都也是文化中心)的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八位娱乐圈偶像天团 文坛大佬的饮酒群画像。
饮中八仙歌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
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
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初读此诗,只觉得这里面的酒只是索引,把八位在不同领域惊艳四座的文艺家联系起来,但细思之下其实不然,这里的酒绝不简单....
四仙:崔宗之
崔宗之是收录在《全唐诗》中的一位诗人,他最大的特征就是帅,上文诗中的意思是: 崔宗之风度翩翩,喝酒的动作更是帅气,简直是玉树临风。
换句话说,酒增加了男子的魅力。
六仙:李白
李白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唐朝首屈一指的大诗人嘛!上文诗中的意思是:李白喝一斗酒(一斗大概30斤上下)能写一百首诗,喝多了两杯后,连天子喊他上班,他都敢怠工。
换句话说,酒提高了大诗人的“生产力”,也强化了他的气场。
七仙:张旭
张旭是流芳百世的草圣,上文诗中的意思是:张旭酒后在王公将相前裸衣,挥毫立就。相传他在写书前必浮三大白,笔走龙蛇,草书仿佛沾了仙气。
这说明了,酒提升了大书法家的作品质量。
八仙:焦遂
相传焦遂虽然学富五车,但却是口吃,而在本诗中我们发现,喝足了酒的焦遂口齿伶俐并且才气十足,高谈阔论惊艳四座。
看来酒不但能增添勇气,还有改善口才的作用。
综上所述,酒能够添颜值、得灵感、增“产量”、提品质,实在可谓是文艺家们的居家旅行工作必备的好助手。
说到爱酒又聪明绝顶的文人
这里再跟朋友介绍以下这位
胡适
作为民国时期最出名的思想家和学者,蒋介石、毛主席都尊他为“老师”,相信大家都十分清楚胡适有多厉害,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他同时也是一位嗜酒如命的饮者。
胡适先生曾为张裕写了一幅题词:“葡萄美酒,爱国血诚。酒人之友,国货之精。”署款“张裕公司四十年纪念”和“胡适敬祝”,钤印“胡适”。
1917年,仍然留学在外的胡适在《朋友篇·寄怡荪、经农》(即许怡荪、朱经农)中写道:
“自视六尺躯,不值一杯酒。
倘非朋友力,吾醉死已久……”
据说挚友丁文江为劝胡适戒酒,还请梁启超把上文这段诗写在扇面上,送给胡适以作警示。而胡适先生的太太江冬秀也曾为他定制一枚金戒指,上面刻有“戒酒”二字,梁实秋在《胡适先生二三事》证实:1931年春,胡适先生应邀到青岛大学演讲,校方当晚设宴招待,“胡先生赶快从袋里摸出一只大金指环给大家传观,上面刻着‘戒酒’二字,是胡太太送给他的。”
同时,另一位同时代的大家康有为,也十分喜欢喝酒,而且爱喝葡萄酒。
(康有为民国六年题词)
深倾张裕葡萄酒,移植丰台芍药花。
且避蟹鳌写新句,已忘蒙难征莲华。
这首诗说的大概意思是:我非常喜欢烟台的张裕葡萄酒,还有这里的芍药花,闲时喝喝酒写写诗的生活也不错嘛,都快忘记颠沛流离的生涯了。
酒对智商的影响可不仅体现在中国人身上,据统计,在历史上美国出现过的7位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中,就有5位喜欢喝酒。
譬如说,酷爱威士忌的海明威
看来酒对日常舞文弄墨的文人来说的确是起到了一些作用的,那么在聚集了无数高智商学霸、以严谨著称的科学界来说酒又有没有帮助呢?
看到这朋友可能会质疑了:
做科学是严肃的事情
需要一颗冷静分析的头脑
又如何能够碰酒杯!
这可不一定!彦祖在这里举个例子,上世纪生命科学界最伟大的研究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研究成果竟然是在酒馆中"发现"的!
DNA——生命的密码,上帝的旋梯
20世纪50年代,弗朗西斯•克里克和詹姆斯•沃森经常在位于剑桥的老鹰酒廊吃饭喝酒,讨论,他们以卡文迪什实验室为基地,建立了DNA结构的理论模型。
1953年4月25日是生物学界值得纪念的伟大日子,在这一天,两位年轻新锐的科学家在老鹰酒廊品尝了一品脱(约454ml)的葡萄酒后,兴奋地向酒客们宣告了DNA 双螺旋结构的伟大发现。最终凭借该发现让他们赢得了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上面的故事可不是我编的,它出自其本人写的自传中
其实,上面的故事并不是科学界的特例,科学家其实也和艺术家一样,需要一点外界的刺激才能产生创造的火花。在气氛宽松的酒桌上,科学家们不仅天南地北地瞎聊,也常聊学术。也的确在此获得过不少灵感。适度喝酒或许能促进这些智力出群的科学家们更好作科研呢!
一口气说了那么多,说得彦祖我都想添杯酒喝一下,庆祝爱酒的自己有颗不错的头脑,简直是美貌与才华并重。
不过!对于本篇文章,
彦祖在此必须要补充的是:
酒量好的人未必都是聪明的,两者并无必然的因果关系
喝酒并不能锻炼智商,但适度喝酒会助你调节生活,从而让你更好地发挥自身的能力,切勿在阅读本文后便养成“喝酒养智”的习惯。
喝酒过度却一定会影响智商,享酒莫贪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