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能激发人类情感的创作都可以叫做艺术。国画当然是艺术,而且,是我国的艺术魁宝!葡萄酒呢?葡萄酒当然也是艺术,记得曾经读到冯卫东先生一段微博:“97年的马赛多细腻优雅、平衡浓郁、回味悠长,品试后竟让我联想广东音乐名曲“平湖秋月”,那么自然那么缠绵。。。”便深有体会。马赛多(Masseto)称之为意大利的帕图斯(Petrus),而帕图斯则是法国“酒王之王”,可见此酒珍贵。而为喝此酒,冯先生特意从广州飞去上海,可见此酒对于老酒鬼的吸引力。自古名酒如名画,若想一亲芳泽,那你必须马上行动。艺术,总会带给你一种冲动的感觉。
葡萄酒为什么能让人如此陶醉呢,葡萄酒从葡萄树冬眠开始,萌芽,发芽,开花,坐果,变色,采摘,经历过酒农的潜心照料,任何阶段都马虎不得。因为,她会受到根瘤蚜的侵害,她会受到霜冻的袭扰,大风会使授粉的失败,她会经历灰霉的伤害,也会经历大雨的洗礼,光照时间不够,她就不够成熟,也许,在采摘之前,一场冰雹会让这些葡萄体无完肤,没有人能保证他们在采摘之前是期侍中的那么完美。果农们对待这些葡萄,就象对待他们的王子与公主,生怕出一丁点的差错。一切都是为了酿造出让人欣赏与品味的佳酿。
酿造的过程自然更是创作的过程,酿酒师,就如一个画家,从葡萄的筛选,破皮,压榨,沉淀与浸皮就象是作画前期的准备颜料,勾线笔,笔洗,各种笔,宣纸,刷子,墨水一样。酿造什么品质的酒,要选用什么样的葡萄,那可是马虎不得。浸皮多长时间,将决定酿出酒的丹宁与颜色。也决定着一瓶葡萄酒的储存能力。我想,画家画画的时候,对于选用的颜料,用纸与墨,一定有许多的讲究。
葡萄酒在成长的过程中,酿酒师需根椐酒的发展,根椐当地的法律规定,决定是否要加糖,加酸或者减酸,葡萄酒酿造完成之后,需要放在橡木桶中陈酿,来增加橡木桶带来的风味。画画也一样,在画的过程中也需要照顾到整幅画的细节,用各种表现形式来表现画家对于作品的情感。对于画人物,画山水,各有不同的技法。葡萄酒中有一种酿造方法,就是通过增添乳酸菌,将尖锐的苹果酸转换为柔和的乳酸,并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新的香气,如黄油、榛子,从而使得葡萄酒更为平衡,带来令人愉悦的口感。这与国画里面的润色、晕染、统染、渲染的技法是何等的相似。葡萄酒陈酿完成后需要装瓶,而国画画完后需要装裱。因为是艺术,你需要给他一个完美的藏身之所。
葡萄酒根椐颜色不同,可以分为红葡萄酒,白葡萄酒,粉红葡萄酒,国画根椐题材的不同可以分为人物、山水、花鸟画。国画按技法的不同可分为工笔画、写意画。葡萄酒根椐酒精含量可分为普通葡萄酒、加强型葡萄酒。
而欣赏葡萄酒与欣赏国画一样,更是会给人带来艺术上的享受。欣赏国画,要看气韵。国画的神气与韵味能表现出来,那可不是一般的境界。就比如说,画陶渊明,画家通过各种技法,能表现出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骨气”,我曾经去南昌“八大山人纪念馆”看过朱耷的画,通过鸟类的画法,来表现自己出身贵族,藐视清庭的“傲气”。这些画都是有性格的,能给人带来巨大的心理震摄力,从而带来对人生的思考。人生体验丰富的人,对于艺术的领略能力更为深刻。对于品酒而言,何尝不是如此。
葡萄酒的性格取决于种植区域的土壤、气候、天气、葡萄品种、葡萄的栽培与酿造。细节决定成败,葡萄树所在地的微小气候对葡萄生长更加重要,比如,葡萄园所在地有水域、有森林、有湖泊、向阳的山坡、土壤表面鹅卵石等等,对葡萄都有影响。有时候我开玩笑说,酿酒师恋爱与失恋给葡萄酒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由于以上的这些不同,葡萄酒的性格当然不一样,再加上酿造的方法,地方的特色、人文的不同,使得葡萄酒各具特色,从理论上来说,没有两瓶葡萄酒是完全一样的。一瓶葡萄酒,经历过这么复杂的过程,没有丰富的人生体验,根本无法体会出葡萄酒的美妙所在。一个涉世不深的年轻人,在一瓶简单的甜葡萄酒与一瓶复杂的葡萄酒面前,挑选甜酒的机率总是要更大一些,因为他还没感受到世道之艰,人生苦难。简单的,甜美的就是他们对人生的全部体验。就如看一幅画,你如何叫一个孩子能理解画里什么是“骨气”。
一瓶好酒,需要平衡、变化、有余味,当然,更需要愉悦感、需要有较长的储存能力。一幅好画,当然也是一样。中国画线条的平衡与变化也决定着画的品质。艺术的最终目的都是激发人类的情感,就象本人开头所讲,品酒,能够感受到别样的人生,那也是一种不错的体验,欣赏一幅好画,能给人有所领悟,这也是画的价值所在。
葡萄酒与国画,一个是西方的精髓,一个是东方的明珠,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平衡呢。